研究成果 |
近年个人课题:
2007: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《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研究》07BZX049
2006:上海市教委课题: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要求与德育创新研究》
2005: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德性伦理学研究》05BZX002
2004: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-04-0354
2003:上海社科规划项目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基础研究》03XZH002
2001: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《道德哲学研究》01FZZ003
2001:上海曙光学者项目《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研究》
2000: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《可持续人类发展:伦理原则与制度意蕴》00CZX008
主要著译作、论文:
[1] 《走出伦理困境——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》,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。
[2] 《道德哲学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。
[3] 《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》(G.Enderle著),高国希、吴新文等译,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版。
[4] 《行政伦理学》,《公共管理MPA简明教材》第五编,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,第二版2006年。
[5] 当代西方道德:挑战与出路,《学术月刊》2003年9月,报刊复印资料《伦理学》2003年12月。
[6] 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,2004年12月19日《文汇报》,《新华文摘》2005年4月转载,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论文三等奖,上海社联200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。
[7] Major Issues of Business Ethics in Mainland China,美国大学教科书:Perspectives in Business Ethics,(by Laura P. Hartman,Depaul University),Irwin/McGraw-HillPress,2nd Edtion 2002,pp.757-760作为一节。
[8] 机会公平与政府责任,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》2006年第6期。
[9]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运动,《哲学动态》2004年第5期。
[10] 彼得•辛格生命伦理学的哥白尼革命,《哲学动态》2003年第8期。
[11] 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道德基础,《市场经济与商业道德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
[12]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,《道德与文明》2001年第4期。
[13] 道德理论形态:视角与会通,《哲学动态》2007年8月。
[14] 人的发展的道德意蕴:马克思的贡献初论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2007年5月。
[15] 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三题,求是杂志社《红旗文稿》2007年第2期。
[16]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维度,《思想理论教育》2007年1月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主义论丛》2007年4月。
[17] 《上海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报告》,吴增强、高国希主编,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。
[18] 发达市场经济中的诚信,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月,人大复印资料《伦理学》2003年6月。
[19] 造就现代公民资格——公民资格理论视野中的道德与法律课程,《思想理论教育》2005年第5期。
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与大会发言:
[1] Citizenship Education:——Why? What? How?, Moral Education in transformative society, symposium in transformation countries: China, Russia, Eastern Europe, Vietnam, June 2005, Zhong Shan University, Guangzhou, China.
[2] Character Innovative: Moral education in Shanghai, Moral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, July 2006, Caux, Switzerland.
[3] Virtue Ethic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,China-Korea ethical meeting, May 2005,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, Nanjing, China.
|